DB23∕T 3749-2024 银中杨碳汇林营建及碳储量估算技术规程(黑龙江省)

ID

CAE78C3C10B64188AE9EF098F49972CC

文件大小(MB)

0.26

页数:

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40,CCS B 64,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 23/T 3749—2024,银中杨碳汇林营建及 碳储量估算技术规程,2024 - 08 - 30 发布 2024 - 09 - 29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23/T 3749—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生态研究所、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设计,院、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大青山林场,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琳、李丹、齐永峰、崔文琦、刘健美、张东来、丛喜东、陈瑶、李云红、赵,邵松、张振宇、金晟萱,DB 23/T 3749—2024,1,银中杨碳汇林营建及碳储量估算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银中杨碳汇林营建作业区选择和调查设计、培育技术、碳储量估算、监测方法及造林,技术档案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银中杨碳汇林的营建及碳储量估算,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776-2023 造林技术规程,GB/T 15781-2015 森林抚育规程,LY/T 2253-2014 造林项目碳汇计量监测指南,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作业区选择和调查设计,作业区选择,4.1.1 适宜栽培区,根据银中杨环境特性及生长情况,宜在三江平原、松嫩平原等冲击平原、山间平原、平缓坡退耕地,等区域进行银中杨碳汇林的营建,4.1.2 地类合格性及立地条件,土地类型为权属清晰的宜林地。宜选择坡度在5°以下,地势平坦无积水的地块进行。土层厚度>50,cm,土壤质地为砂壤、轻壤或中壤,作业区调查设计,4.2.1 作业区调查,对造林作业区地表植被、土地利用状况、人为活动等进行调查,填写作业区基础信息调查表(按附,录A.1),4.2.2 作业区设计,DB 23/T 3749—2024,2,作业设计应满足作业区调查表格完备、基线调查表格完备、有减少碳排放和碳泄漏的具体措施计划,作业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按照GB/T 15781的相关规定,凡不影响作业或目的树种生长的林下灌木不,得伐除(割除),5 培育技术,苗木选择,造林苗木应采用2根1干苗或者2根2干苗。苗木胸径1.0 cm~1.5 cm,苗高1.7 m~2.0 m,根幅保留25,cm~35 cm,整地,5.2.1 整地原则,应保护作业区的原生散生木、灌木和草本;保留10 m~20 m宽的原有植被保护带,5.2.2 整地时间,造林前1年秋季进行整地,5.2.3 整地方法,整地应沿等高线进行,以人工穴状整地为宜,穴径50 cm,深25 cm;适宜带状整地的区域可采用带,状整地。造林前的整地活动对土壤的扰动面积不超过地表面积的10 %,栽植密度,年均降水量<450 mm地区宜选择株行距4 m×4 m,即625 株/hm2造林密度。年均降水量≥450 mm地,区宜选择株行距3 m×4 m,即833 株/hm2造林密度,未成林抚育管护,按照GB/T 15776的相关规定,进行综合管护、有害生物防控、兽害防控及自然灾害防控,成林抚育管护,按照GB/T 15781的相关规定执行,对含有>25 cm2林中空地的进行补植;400 mm降水量以下地区及,400 mm降水量以上地区遭遇旱灾时应进行浇水,6 碳储量估算,立木生物量计量,6.1.1 一元立木生物量模型,一元立木生物量模型见式1,..0.0885. (1),式中:,W——全树生物量估计值,单位为千克(kg);,D——立木胸径,单位为厘米(cm),DB 23/T 3749—2024,3,6.1.2 二元立木生物量模型,二元立木生物量模型见式2,..0.0239 (2),式中:,W——全树生物量估计值,单位为千克(kg);,D——立木胸径,单位为厘米(cm);,H——立木树高,单位为米(m),含碳系数,银中杨林木各器官含碳系数按表1,表1 银中杨林木含碳系数测定结果,树种 树干 树枝 树叶 树根 平均值,银中杨 0.4978 0.5018 0.5021 0.5155 0.5043,碳密度计量,基于立木生物量模型(式1或式2)和含碳系数平均值,采用间接法计算林分的碳密度。计算公式见,式3,.0.5043 ..,..10 (3),式中:W——平均全树生物量,单位为千克(kg);,SD——林分密度,单位为株/公顷(/hm2);,CD——总碳密度,单位为吨/公顷(t/hm2),基于标准地的银中杨碳汇林碳储量估算方法,银中杨碳汇林中设置一定数量的固定标准地,设置方法按照LY/T 2253的相关规定,对标准地内全,部立木进行每木检尺,利用碳密度(式3)结合碳汇林营建面积,估算银中杨碳汇林的碳储量,7 监测方法,按照LY/T 2253的相关规定,基于6.4建立的固定标准地,对项目期内的全部造林活动、森林管理活,动、与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活动以及项目的边界进行监测,8 造林技术档案,银中杨碳汇林营建过程中,应对基本情况(位置、面积、林地平面图、立地条件等)建立造林技术,档案。造林技术档案应专人记载,如出现人员变更,应办理交接手续,长期保存,DB ……

……